Michelle Wu(Nyquist AI):从北大越南语系到外交梦,再到AI医疗创业——幽默与真诚的力量
自我介绍与创业经历
Xiao He:
Michelle,非常感谢你今天抽出时间和我坐下来聊聊。能请你先做个自我介绍吗?
Michelle Wu:
好的。非常荣幸,尤其是我之前听说过你的公司,而且我们算是友商(笑)。我特别佩服你,能以艺术家的背景进入regulatory这样一个“不性感”的高难度行业,真的是不一般的女强人,所以当你邀请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。
我现在是Nyquist AI的创始人,我们是一家结合数据、人工智能与工作流程的公司,服务对象包括医疗、生物科学、制药、CRO机构、医院、公益基金会等。目前我们核心团队大概三人,已经有约200家客户。
最近我也非常幸运,被评为“全球100位AI女性”,排在我前面的第一是我老师,Stanford 的李飞飞教授,第二是前OpenAI CTO Mira。我能和这些星光灿烂的人物排在同一榜单,真的非常激动。
在此之前,我在斯坦福读MBA时创办过两家公司。第一家是一个社交类的 dating app,出发点是为了解决个人问题(笑)。没想到上线后当晚就有800多次下载,还有两对夫妻通过我们的平台结婚了。那时候投资人愿意投 $1 million 让我退学专心做,但我当时是留学生,签证受限,只能一边读书、一边创业。后来我意识到,社交产品虽然容易起量,但要长久发展并不是我的强项,就卖给了另一家公司。没想到这个“小项目”改变了我之后五年的轨迹。
第二家公司我自己主导,灵感是“Turbo Tax for FDA Filing”。那是2016、2017 年,AI 方兴未艾,中美关系也还好,中国和美国的投资人都愿意投AI。真的是典型的硅谷故事:和陌生人喝了15分钟咖啡,就拿到了100 万美元的投资。后来也持续融资,钱很好融,但公司真的不好做。我那时是个很糟糕的管理者,没有经验也有点傲气,导致团队留不住人,公司最后收掉了。我犯过了所有能犯的错误。
斯坦福之前,我去过波士顿咨询(BCG),做医疗战略研究,也在诺华(Novartis)工作过,然后开始了创业的旅程。
北大越南语专业:外交梦的萌芽
Xiao He:
你本科是在北大读的外语和外交相关专业,回顾过去,你会怎么形容那段时光呢?
Michelle Wu:
我是河南郑州人。河南考生要进清华北大真的太难了,我是被保送的,算很幸运。到北大后,我见过天才型的同学,也见过那种不吃不喝只学习的极度勤奋型。我觉得自己介于两者之间:比天才勤奋一点,比勤奋的人多一点天分,还挺有幽默感。
我从小就喜欢看外交新闻发布会,觉得那些发言人太酷了。我是普通工人家庭,但我爸很支持我,会给我买很多外交史、撒切尔夫人传记之类的书。我当时就被这种“大国之间的博弈与合作”深深吸引,觉得太精彩了。
上北大后,我学的是小语种:越南语。当时想法很简单:大语种像英语、西语已经有固定模板,而小语种更自由,也代表“以小博大”的精神。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是日本的桃太郎。我觉得像日本、越南这样的国家虽小,但对世界影响深远,很值得研究。
北大的教育很精英,我们班只有八个学生,却配了许多老师。很多外交部的首席发言人、战略家都出自北大。当时我成绩还不错,是系里内定去外交部的那批人。
越南实习的“命运转折”
但我在越南领馆实习时,发现梦想的滤镜碎了一地。外交工作其实非常枯燥,流程固定,你只是大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。我性格比较天马行空,不太适合这种体制。
实习结束后我在越南旅游,不小心从山上摔了下来,浑身是血,差点没命。当时医疗条件很差,这次事故让我第一次直面“生命的脆弱”,也让我意识到,也许医疗和生物技术才是真正能产生切身影响(impact)的领域。
我开始转向生物制药、公共卫生方向,后来辅修了公共卫生。那之后我就再也没走回外交的路。
我爸当时很不解,他是工人出身,觉得女儿进体制是稳定又体面的事。但我知道,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。
波士顿咨询公司与职业成长
毕业后我进了波士顿咨询公司(BCG)。战略咨询对聪明但还没确定方向的年轻人来说是个好去处:可以在短时间接触很多项目,但也容易“眼高手低”。后来我意识到,并不是我厉害,而是平台厉害,是 BCG 的牌子厉害。
外交与AI创业:看似不同,实则相通
Xiao He:
外交对于你后来创业有影响吗?
Michelle Wu:
外交训练对 B2B 企业服务其实非常有帮助。比如你要搞清楚所有权力集团是谁、各自的利益、预算归属,像一场多国谈判。要知道哪个部门是“大腿”、哪个是“胳膊”,有时胳膊拧不过大腿(笑),要平衡又不能得罪人。所以我觉得我在外交训练中学习的逻辑、口才在现在的工作里都派上了用场。
幽默感与真诚:保持能量的秘诀
Xiao He:
我觉得你整个人特别明亮、有活力。你一直都这么乐观、有幽默感吗?
Michelle Wu:
这可能是遗传我父亲吧。他虽然在小县城打工、生活不易,但非常有幽默感。我小时候也学画画、钢琴、跳舞,但每次艺术汇演我都是演小品的(笑)。老师让最漂亮的去跳舞,我就演小品。幽默感让我能在很多困难中保持平衡。
我觉得自己不是“开挂”的人,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。我羡慕他们,也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。所以我满足于自己的节奏。
面对困难与损失
Xiao He:
我很好奇你是怎么保持这种乐观的。上次聊天中我才知道你也经历过很多艰难的时刻。
Michelle Wu:
是啊,太多糟心事了。比如今天早上我五点起床开了一个很无意义的会议。我会直接说出来,我不藏着掖着。情绪是需要表达的。我开心就马上告诉别人,不开心也直接说。
我创业时经历过宝宝流产,也经历过父亲病危,但公司又处在关键时刻。那段时间很难,但我觉得这就是人生。我们这一代女性创业者已经很幸运了,至少有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多社会认同。
我也见过许多比我厉害的创始人,有的财富自由、有的估值上亿。但我觉得天才都有“偏执之处”,也要承受“天才之痛”。我不想被内耗拖垮,我会区分身体疲惫和心灵疲惫。我不掩饰、不伪装,这样心里更轻松。
大家都说我可能不是最好的CEO,但绝对是最搞笑的CEO(笑)。
书籍推荐
Xiao He:
节目最后,我们会请嘉宾推荐一本书、一部电影或一个 podcast。
Michelle Wu:
我最近又在重读莫言的《丰乳肥臀》。那种“活下去”的力量太震撼了。还有一本我很喜欢的是黑塞的《悉达多》。我曾在瑞士生活过一段时间,那本书让我想到创业者的“英雄之旅”:经历放弃、漂泊、觉悟。
Xiao He:
特别好。谢谢 Michelle 真诚的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