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yen Hoang:从越南到康奈尔,再到 Lovepop——在艺术、设计与科技之间架起桥梁

Xiao He:
Uyen,非常感谢你今天抽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。你能先向读者介绍一下自己吗?

Uyen Hoang:
你好,我叫 Uyen,来自越南。在来美国上大学之前,我一直生活在越南。我去了康奈尔大学(Cornell University)——起初是学习纯艺术(Fine Arts),后来发现了编程与信息科学(Information Science)这个专业,它融合了艺术、设计和科技。

现在我在 Lovepop 工作,这家公司以 3D 立体贺卡闻名。我目前居住在西雅图,远程工作。

找到机会的过程

Xiao He:
我很喜欢 Lovepop!以前我住在纽约时,经常去 Hudson Yards 的门店,只是为了欣赏那些漂亮的贺卡。你是怎么在康奈尔毕业后找到这份工作的呢?

Uyen Hoang:
其实是通过人脉。我刚毕业的时候求职挺困难的,到处投简历但没什么结果,因为我没有真正去建立人脉。后来,一位也是做产品设计的朋友兼导师,在她决定不接这份工作后,把我介绍给了 Lovepop 的招聘人员。

于是我申请并进入了面试。面试过程虽然漫长,但很直接,我很喜欢那些面试官。最终让我拿到工作的关键就是——人脉真的很重要,我算是吃一堑长一智。

跨文化协作

Xiao He:
你提到你经常与美国的市场团队以及越南的技术团队密切合作。你的双语、双文化背景在工作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?

Uyen Hoang:
这点真的很有意思,因为我能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。当美国团队访问越南时,我常常帮助两边沟通。

越南技术团队的英语都很好,但他们用越南语交流时更放松。所以当我用越南语沟通时,他们会更愿意敞开心扉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讨论设计或技术上的细节。
我就像一座桥梁,连接市场团队与技术团队,帮助大家更好地协作。

设计与 A/B 测试

Xiao He:
你提到的 A/B 测试,是针对网站设计还是实体贺卡设计呢?

Uyen Hoang:
是针对网站体验设计的(包括网页与移动端)。我会设计多个版本,然后团队选择哪些版本进入开发或 A/B 测试。

经过两周或一个月,我们会分析数据——比如转化率、用户互动等指标——看看哪个版本效果更好。数据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有依据的设计决策。

艺术、设计与制造

Xiao He:
你也会和创作立体图像的艺术家合作吗?

Uyen Hoang:
会的! Lovepop 在美国和越南都有设计团队。我去越南办公室参观时,看到了整个过程的精细程度——从选纸、裁剪到组装。

看到每一张贺卡背后的手工工艺真的令人震撼。它需要艺术、数学与工程的精密配合。我能为这个过程做出贡献——把从实体设计延伸到数字叙事的故事呈现在网站上——我感到很幸运。

从纯艺术到科技

Xiao He:
你最初学的是纯艺术,后来转到了信息科学。为什么一开始选择纯艺术?它又如何影响了你现在的工作?

Uyen Hoang:
从小我就喜欢画画,尤其是哆啦 A 梦的漫画!我会在桌子、笔记本、甚至墙上乱画。高中时,我申请了越南的建筑学院,但很快发现那并不适合我。

那段时间挺低落的,我感到迷茫,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。后来我决定重新开始,申请美国的大学。康奈尔录取了我,因为我的艺术作品集。到了那里后,我选修了第一门 Python 课——虽然很难,但我爱上了编程!

最后我转到了信息科学专业,这让我能结合设计、科技与行为科学。我把纯艺术作为辅修,还学习了游戏设计。这样的组合让我拥有了创造力与结构性——这些技能现在每天都在我的设计工作中发挥作用。

勇气与独立

Xiao He:
你能有勇气从越南的建筑学院退学、重新开始,真的不容易。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勇气?

Uyen Hoang:
我一直相信,人要“活着”,而不是“存在”。如果我待在一个让我感到像被囚禁的地方,那不是生活。
所以当我意识到建筑不适合我时,我就决定离开。

家人其实不希望我走,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。但我告诉他们:

“这是我的决定。无论成功还是失败,我都会为它负责。”

如果我留下来,我可能会责怪别人。但我不想那样。

高中经历与早期影响

Xiao He:
你提到高中经历在申请大学时帮了你,能讲讲吗?

Uyen Hoang:
我们高中没有艺术课,但环境非常好。同学们很有创造力,我们会一起组织大型活动,比如为全校办万圣节派对,也从中学会了团队合作与领导力。

我在申请文书里写了这些经历。我很感激那些朋友——他们雄心勃勃、有创造力又互相支持。每天上学都很快乐。

故乡与身份

Xiao He:
你是在哪座城市长大的?

Uyen Hoang:
我来自越南的 Cam Ranh 市,一个非常小的海边城镇。我的高中不是国际学校,但那里的同学都很棒。
我真的相信,如果他们有同样的机会,他们在国外也能发光。很多人只是没意识到那是可能的。

语言与成长

Xiao He:
你同时会说越南语和英语,这对你作为设计师的身份有什么影响?

Uyen Hoang:
老实说,我学英语挺晚的。我们镇上没有外教,所以我都是靠阅读和听力自学。刚到美国时,我特别害怕开口说话,因为自己的口音。但朋友们都很耐心,从不嘲笑我,还会帮我表达、纠正发音。
这种善意让我逐渐建立了自信,也深刻影响了我今天的沟通与合作方式。

结语

Xiao He:
太美了。我真的能感受到你身上的温暖与坚韧。非常感谢你,Uyen。我相信无论你未来做什么,都会非常成功。


Previous
Previous

赵放之:从艺术到社交媒体营销的转型之路

Next
Next

在艺术与科技之间:贺明皓的创意探索之路